电话:+86-513-88755311 邮箱:pf@pengfei.com.cn

中国碳酸钙产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1970-01-01
一、产业规模巨大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轻质碳酸钙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广西、广东、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区。企业遍布28个省市,现已形成河北井陉、广东恩平、浙江衢州、安徽池州、广东连州、广西贺州、河南南召等大型生产基地。中国碳酸钙总产量达到约3400万吨(其中轻钙约1100万吨,不包括造纸用重钙)。目前中国轻钙厂家约380家,整体来看,轻质碳酸钙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偏小。中国重质碳酸钙企业超1000家,普通重钙生产能力已经趋于饱和,不适宜再大规模扩产。但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超细和活性重钙,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此外,高品质的超细重钙可以在某些领域代替部分价格相对较高的轻钙甚至纳米钙,也可在轻钙或纳米钙的生产过程中复配入部分超细重钙。     中国重钙产品的精细化、功能化水平不高。重钙中200~325目占50%,325~1250目占35%,1250目以上的占15%,其中经过改性的只占到12%左右。       近年来碳酸钙产品向功能化、系列化、专用化方向发展,重钙产品开发力度较大,年产量达到2300万吨以上。纳米钙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中国纳米碳酸钙产能高达150万吨,实际产量已达80万吨,产品精细化率达22%。各种功能的改性钙、专用钙、各种晶型的碳酸钙、粒度分布较窄的碳酸钙产品大量涌现,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初步形成了产品系列化、专业化、功能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市场前景广阔     碳酸钙产品应用广泛,尤其是纳米碳酸钙应用范围广,市场价格高,是轻质碳酸钙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用于高端橡塑制品、造纸、硅酮胶、汽车底盘漆、油墨等行业。纳米碳酸钙作为碳酸钙系列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将逐渐取代普通碳酸钙,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纳米碳酸钙的需求量年均增长在10%以上。中高端纳米级活性碳酸钙最具活力的市场领域是硅酮胶及汽车底盘漆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安居工程的推进,对塑料管材、型材、片材、电线电缆、电线套管、涂料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碳酸钙粉体作为塑料、橡胶等的填料,有利于相关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相关产业的效益,同样会增加轻质碳酸钙的需求。 未来,碳酸钙产品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功能化、专用化将成为轻质碳酸钙发展的趋势。高档产品如纳米级碳酸钙、超微细碳酸钙、医用级和食品级碳酸钙;各种表面改性的专用碳酸钙,如天然橡胶专用、合成橡胶专用、涂料专用轻质碳酸钙,市场需求将增长较快。       中国对碳酸钙的需求旺盛,尤其是对重质碳酸钙的需求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橡胶、塑料、油墨、加工制品制造业水平较高,对轻质碳酸钙的需求较大且质量要求高,主要需求超细碳酸钙、超微细碳酸钙、造纸专用碳酸钙等高附加值碳酸钙。浙江杭州、宁波,江苏苏州、镇江,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塑料加工、玩具生产业发达,对轻质碳酸钙需求较大,主要是普通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对橡胶用超细碳酸钙、油墨用超细碳酸钙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行业对碳酸钙产品的要求不同,因此碳酸钙产品必将朝系列化、精细高档化的方向发展。预计“十三五”末,中国碳酸钙粉体需求量将达到3850万吨;预计“十四五”末,中国碳酸钙粉体需求量将达到4930万吨。     碳酸钙在绿色建材上的应用前景广阔。国家实施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构建贯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支持建设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比例。2015年出台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提出:要围绕绿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塑料管材、涂料、木塑制品等多个与碳酸钙产业密切相关的下游应用领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绿色建材业将加快发展,成为碳酸钙下游应用领域新的增长点。中国是世界上大型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为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产技术进步、政策法规推广和应用消费升级等要素推动下,中国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前景广阔。(来源:中国建材报)
查看详情

中国建材联合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会长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1970-01-01
乔龙德作主旨报告       12月20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会长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乔龙德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新征程构建新时代转向高端发展的新蓝图朝着超越引领战略目标奋勇前进》的主旨报告。执行副会长宋志平、刘志江,副会长陈国庆、张东壮、姚燕、王刚(金晶)、曹江林、李新华、王刚(建华)、聂长兰、徐德复、彭寿、彭建新、薛忠民、王家安、张奇、胡景山、崔向东,以及常务理事、理事、会员代表,全国各地方建材行业协会(行办)会长(主任)、秘书长,各专业协会会长、驻会副会长、秘书长;各分会理事长、驻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联合会各直属单位、投资实体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水泥、玻璃、陶瓷、制品、非矿、砖瓦(墙材)、石材、玻纤、复合、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新型及装饰装修材料等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联合会本部全体人员及行业媒体记者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联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秘书长孙向远主持。 孙向远主持大会       此次会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深入总结与分析建材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坚持将党的领导覆盖到整个行业工作和重大事项决策中。站在新起点,谋划与推动新时代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新征程,进一步加快推进“四个攻坚”“两个加快”,形成“去产能、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打赢四个攻坚战”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下行业协会和大企业的工作使命,树立协会和骨干企业在治理行业、建设行业、发展行业中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解决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宋志平作报告 刘志江作报告 陈国庆主持相关议案表决环节 张东壮宣读《关于加强建材行业文化建设的决定》       乔龙德在全面总结联合会五届五次理事会以来全行业认真贯彻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个攻坚、两个加快”的基础上,指出建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和新局面体现为五个“新”,即:创新驱动,靠科技创新提升开启了由中低端为主体转向高端发展、跨界发展的新业态;政策、标准为牵引,促使落后产能、无效产能退出市场,使结构调整优化进入到有了实质支撑的新阶段;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了具有划时代式的提质提速,长期未能突破的瓶颈和长期不能达标的一批企业都有了新突破;以大企业重组的突破、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营的突破和由单一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的突破为特征,行业发展出现了新格局;行业协会职能进一步明确,行业自律和自我治理的担当意识更加增强,行业工作在创新中有了新作为。     乔龙德指出,就整个行业的总体情况而言,产能严重过剩与产业组织和企业结构、技术装备结构、产品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及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传统的发展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所有产业普遍存在。     乔龙德要求,保证新时代建材行业宏伟目标的全面实现,就是要全面加强党对行业工作的领导,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行业科学发展;就是要加强行业队伍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铸造建材坚强意志;就是要加强行业政策的研究和政策的拓展与转换,靠政策推进与解决行业突出矛盾;就是要加强行业协会队伍建设和提升职责定位,拓展行业协会功能,提高谋划行业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发挥大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与行业协会联手攻克行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乔龙德强调,全行业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开启新的发展征程,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用新的发展理念观察判断形势和诊断行业自身的突出矛盾;拓展新的发展途径,开启新的发展征程;用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鞭策提升建材行业“十三五”规划,提速超越引领战略的步伐。为把中国建材工业建设成世界建材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会表决通过了调整后的《会费缴纳办法》;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建材行业文化建设的决定》,确立了“举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纲,铸爱党爱国敬业爱岗魂,立企业强寓行业兴盛本,树诚信和谐公平竞争德,筑美丽建材员工富裕梦”的建材行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查看详情

王家安出席中国建材联合会全体会长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

1970-01-01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会长全体会议于2017年12月2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二楼聚英厅成功召开。 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省代表与乔龙德会长等合影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各地方行业协会负责人、联合会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代表,建材行业各专业协会、联合会各分会、各直属单位、投资实体负责人,联合会本部全体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主持。     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用新作为、新方法加快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交流各地和企业去产能、停止生产32.5水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建材,走出去和发展建材服务业,提出政策和争取出台落实政策等行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加强行业自律、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经验和做法。     乔龙德发表重要讲话,分析我国建材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业态特征,推进去产能、补短板、稳增长、调结构、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加快实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安排部署供应侧改革思路,审议通过其它会员事项。
查看详情

工信部发文提升水泥质量保障能力

1970-01-01
12月1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印发关于提升水泥质量保障能力的通知,通知强调,作为大宗原料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强制性产品标准,确保出厂产品质量达标,同时要确保出厂产品质量性能稳定,在明晰产品组分结构和提高组分结构一致性上下功夫。     通知还强调,水泥生产企业,不管是有自产熟料的,还是无熟料产能的,均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增强水泥质量保障能力,确保出厂水泥产品达标合格、稳定可靠。水泥检验验证机构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行业量值传递、量值溯源,以及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有关行业组织要引导水泥生产企业,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增强责任担当,补齐业内质量技术基础短板。
查看详情

扎堆投资印尼镍铁的中国企业现状如何?

1970-01-01
2017年是一个镍铁丰收年,特别是对于远赴印尼投资的中国镍企而言的。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镍铁冶炼项目投产产能已达283.8万吨/年、在建产能还有186万吨/年,总产能规模为470万吨/年。 中国镍冶炼企业项目进展情况  印度尼西亚于2014年1月实施镍矿出口禁令之后,中国企业已加紧努力,在印度尼西亚建立镍冶炼厂,以满足中国不锈钢行业日益增长的镍生铁需求。  中国镍冶炼企业项目在印尼分布    青山钢铁   自2013年7月16日青山一期(SMI)镍铁及其配套项目开工,青山钢铁仅用了4年时间,把苏拉威西小渔村建设成为一个集镍矿开采、镍铁冶炼、铬铁冶炼、不锈钢冶炼连铸、不锈钢热轧洗退全产业链,达到年产近30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新的工业基地。 印尼青山工业园区(IMIP) 青山钢铁创建于1992年,现已成为一家温州起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跨国公司;下辖核心企业青拓集团、上海鼎信集团、青山控股三大集团。2016年,青山钢铁实现不锈钢粗钢产量580万吨,销售产值1028亿元,员工达3万多人。    德龙镍业   2014年1月,江苏德龙镍业获批在印尼苏拉威西省肯达里市投资建设年产110万吨镍铁合金冶炼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年产37.5万吨的镍铁冶炼厂已投产。德龙镍业通过“走出去”对外投资办厂,合理解决了镍矿资源获取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自身的产能扩张瓶颈。 苏拉威西省肯达里市印尼德龙镍业  2010年7月注册成立的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是原铁本老板戴国芳设立,江苏德龙镍业一期投资20亿元,于2011年开始投产,二期于2012年7月投产,为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德龙镍业又投资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热轧项目,形成了从印尼进口红土镍矿制取镍铁合金,再用镍铁合金生产制取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条。    新兴铸管   新兴际华集团核心企业——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尼哈利达集团合资组建PT.MSP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9万吨镍铁项目,于2015年8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印尼奥比岛(OBI)镍铁项目由新兴铸管(中国)、新加坡CI公司和印度尼西亚哈利达矿业公司合作投资建设,该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尼奥比岛岛,项目一期3条生产线已经按期投产运营。 印尼PT.MSP公司  新兴际华集团,前身为新兴铸管集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生产部及所辖军需企事业单位整编重组脱钩而来。目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是集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世界500强企业。    新华联集团   新华联旗下印尼新华联镍业(MND)和印尼央大资源(Tbk)成立合资子公司PT Macrolink Omega Adiperkasa (MOA),新华联占股60%,央大(印尼三大镍矿上市公司之一)占股40%。镍铁项目坐落于班塔恩县Pajukukang工业园,设计规模为年产镍铁10万吨,2017年项目全部实现达产。  班塔恩县Pajukukang工业园PT Macrolink Omega Adiperkasa  新华联集团创立于1990年10月,成为涵盖文旅地产、矿业、石油、化工、投资、金融、陶瓷、酒业等多个产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2016 年企业总资产超过99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到718.98亿元。目前,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90余家,拥有“金六福酒”“华联陶瓷”“香格里拉•藏秘”等14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综合实力连续1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行列。    东方特钢  为加强海外资源布局,振石集团在2010年投资收购了印尼北马鲁古省格贝岛印尼FBLN公司,又于2013年投资收购了该岛上的另一家红土镍矿公司股权。至此,该集团拥有矿权的可开采面积为2208公顷,含镍1.8%以上的红土镍矿储量达7000万吨以上,可开采年限25年。2013年,集团又对印尼FBLN公司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镍铁冶炼项目,一期建设4台高炉,项目投产后已累计回运镍铁54600吨。 印尼FBLN公司  振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71年。公司旗下控股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特钢、房产、酒店、玻纤制品、复合材料多元发展的战略格局,资产市值超过60亿元。是一家以投资和产业并重的集团股份公司。    金川集团   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的印尼WP&RKA红土镍矿项目位于印尼北马鲁古省奥比岛,项目采用目前先进的全密闭、节能环保型RKEF冶炼工艺,年处理矿石170万吨,年产镍铁30万吨,2018年底建成投产。   印尼WP&RKA红土镍矿项目开工仪式  金川集团是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控股的大型国有企业,是采、选、冶配套的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主要生产镍、铜、钴、铂族贵金属。公司年产镍15万吨。镍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大型镍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的“镍都”。镍产量居全球第四位。    台湾义联集团   2017年8月4日上午,中国二十冶集团中标义联集团印尼EFI公司年产120万吨不锈钢钢厂总体规划及可融资的可行性研究服务。本设计服务由中国二十冶集团联合中冶华天共同投标。 中冶总裁张孟星会见来访义联集团印尼公司董事长李必贤  义联集团印尼公司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维西省的Morowali县建设钢铁基地,计划设置年产120万吨不锈钢钢厂及配套项目,投资建设内容分成三期建设。利用临近基地的自有矿源所开采的红土镍矿,供给镍铁工艺冶炼,产出镍铁水全部热送至不锈钢厂经脱杂处理后使用,不锈钢厂产品为不锈钢扁胚与方胚。 卡车在印尼苏拉威西岛Sorowako附近装载原始的镍矿 随着来自中国不锈钢企业投资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印尼大型矿业冶炼和矿产品加工投资来源地,投资也正在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随着新建炼钢厂及不锈钢后续产品加工产能不断扩大,意味着来自中国大额投资有望使印尼超印度(2016年印度不锈钢产量332万吨)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第二大不锈钢生产国!  
查看详情

【焦点】水泥行业孰可为、孰不可为?

1970-01-01
 在近日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座谈会上,“为什么中国批准发放的工业许可证数量据统计是世界第一,但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却仅占世界的1%?”的问题引起了制造业大讨论。       水泥工业作为国民基础性产业,其产业结构的升级进步,将影响诸多行业。面对“总理之问”,水泥行业在进行自身改革,转型之时更应该谨而慎之,有可为、有不可为。   智能化、“走出去”当大有可为         国内水泥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种种迹象也表明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得到根本上的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水泥企业想要生存,降低成本获得竞争空间和寻找新市场成为两个最佳选择。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水泥企业必须加速实现智能化和工业化。智能化工厂具有精确计量,持续稳定生产等多重优势,对于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大有裨益。         “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国家的落地,启动了上百项特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每年催生了数亿吨的水泥需求。总部位于亚太区大型专项投资、财务顾问和金融服务的国际供应商麦格理预计“一带一路”的发展每年带动6亿吨的水泥需求。这无疑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国内水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亮点。此外,对于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先进产能的进入帮助其完善工业体系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工业标准推向世界。   人为阻碍“新陈代谢”、垄断不可为         李克强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以‘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对于水泥行业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目前依然存在误区和障碍,“淘汰落后不是单纯把落后产能关掉,而是关掉的同时取而代之先进产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就如人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当前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缓慢,反而出现“越去越多”的怪相。         “之所以淘汰落后产能无进展,与各地错峰生产、停窑限产‘常态化’不无关系。”业内学者表示。从各地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2015年水泥价格的低谷,许多落后水泥企业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入不敷出,纷纷关停。但当一系列人为干扰市场的行为后,水泥价格上涨,本已准备彻底退出企业“死灰复燃”。此外,对于部分地区停窑限产常态化的情况,下游产业已经表示了不满。今年7月,西安市22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联名向西安市副市长聂仲秋提出请求,希望对水泥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         无论是人为组织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变相的垄断提价,都不利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对于解决“总理之问”并没有任何作用。现阶段,唯有积极主动地推进水泥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切实淘汰落后产能才能实现我国从水泥生产大国向水泥强国的转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