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86-513-88755311 邮箱:pf@pengfei.com.cn

江苏鹏飞集团生产的回转窑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970-01-01
江苏鹏飞集团生产的回转窑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2月20日,江苏鹏飞集团车间工人正在精心生产。据了解,该企业生产的回转窑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为蒂森克虏伯、伯利休斯、浦项制铁、川崎重工等工业巨头提供定制化产品。近年来,该企业通过更新设备,加大技改投入,推进装备升级,成功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到德国、蒙古国、阿尔及利亚等60多个国家。 仇稳山 摄 《中国国门时报》
查看详情

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6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水泥生产线投产

1970-01-01
乌兹别克斯坦TITAN 水泥合资有限责任公司6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水泥生产线于2018年12月12日正式投料生产。   TITAN 水泥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位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努库斯市,该项目由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从石灰石破碎到水泥包装发运,涵盖工程设计、设备采购与供货、土建施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 项目从开始动工到今天的顺利点火投料生产,历时2年多的时间,为了该项目的顺利投产,现场鹏飞技术指导安装人员和试生产人员克服了现场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冒严寒抗酷暑,坚持不懈,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的赞许。现生产线投料试生产运转正常,已经有熟料产出。现场人员将保持刻苦奋斗、团结一心、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继续开展后期的水泥试生产的工作。  
查看详情

鹏飞集团:以工匠精神做大做强制造业

1970-01-01
近年来,鹏飞集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非洲、中东、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市场,积极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中寻找机遇。今年6月6日,由江苏鹏飞集团总承包的土耳其日产3000吨水泥生产线工程正式竣工投产,这代表着鹏飞集团由小变大数十年来的发展大跨越。     鹏飞集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乡镇农具厂起步,2002年7月改制成立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建材、冶金、环保等行业提供大型成套装备和工程总承包服务。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球大型回转窑和粉磨设备制造基地。     “上世纪90年代初,鹏飞就牵头组建了省级乡镇企业集团,把海安及周边建材企业联合起来。2002年企业改制成立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资产结构的优化组合。” 鹏飞集团董事长王家安告诉记者,鹏飞集团通过更新设备,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企业装备升级,先后组织购买大型立式车床、落地车床、滚齿机,兴建大型设备车间,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     “如今,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德国、蒙古、印尼、阿尔及利亚等60多个国家,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4个,工程总承包项目连续6年保持增长,成功带动了我国建材行业设计、施工等方面全方位‘走出去’。” 鹏飞集团技术副总贲道春说。     面对新形势,鹏飞集团明确提出从设备制造向提供服务转型升级,打造设计、土建、设备制造、运输、调试、达产达标“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形成以大型工业窑炉和节能粉磨设备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产业链,并向环保、冶金、化工等领域延伸,以扩大公司业务,增加利润空间。     “我坚信,制造业是国家强大的基石,干事业就是要以工匠精神专注做好一件事。”王家安说,十几年前,有人建议他投资房地产,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专注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做强做大主业。     十年磨一剑,专注聚焦回转窑和粉磨装备制造业的鹏飞集团,现已成长为全球大型工业窑炉和粉磨设备生产出口基地,公司生产的回转窑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为蒂森克虏伯、伯利休斯、浦项制铁、川崎重工等全球工业巨头提供定制化产品。     转型,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未来,鹏飞集团转型升级将继续向纵深推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资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王家安说。(顾积存) 
查看详情

鹏飞就中卸烘干磨、立磨和辊压机生料终粉磨方案比较

1970-01-01
引言 目前生料制备中有中卸烘干磨、立磨、辊压机3种方式。由于管磨机能耗较高(单位电耗22~26kwh/t),国内新建生产线大多采用立磨粉磨以节约能耗(单位电耗18kwht/t左右),但是立磨在维护、操作方面的难度又远远高于中卸磨。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近几年辊压机作为一种新的生料制备方式而备受青睐。辊压机用于生料终粉磨,不但节能效果优于立磨,且操作和维护都较容易。以某水泥集团为例,在江西亚东及四川亚东均采用了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单位电耗11.5kwh/t,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本文以2500t/d生产线为例,对中卸烘干磨、立磨和辊压机3种生料终粉磨方案进行比较。 1        3种生料终粉磨系统的工艺特点 1.1  中卸烘干磨系统        中卸烘干磨终粉磨生料工艺流程图见图1. 中卸烘干磨的电耗无法与立磨相比,但其对物料硬度的适应性较立磨强、运行可靠、烘干效果好、设备维护较简便。中卸烘干磨的投资低,维护及管理工作难度较小,设备运转率高,采用中卸烘干磨系统有利于发挥工厂的优势,缩短调试时间,尽快产生效益,便于生产管理。中卸烘干磨系统正常生产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在调试初期非常容易发生出磨斜槽堵料等问题,需要在负荷试车的各个阶段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主要监控参数有:磨机主电动机电流、磨机差压、磨机进口负压、磨机风机电流、出磨斗式提升机电流、磨机出口温度和生料入库斗式提升机电流等。 1.2  立磨系统       立磨终粉磨生料工艺流程见图2. 立磨系统集粉磨、烘干、选粉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效节能、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噪音低、工艺流程简单、工人劳动强度低和可露天布置的特点,是今年来在生料粉磨系统中获得了广泛采用的新型粉磨系统。其主要监控参数有:磨机差压、磨机振动值、料层厚度、张紧压力、磨机进口负压、磨机主电机电流、循环风机电流、外循环斗式提升机电流、磨机出口温度和生料入库斗式提升机电流等。运行操作过程中应当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个参数所表征意义的前提下,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调控,立磨的调试是首次带负荷前需要烘磨、布料等,一旦正常时提高产量较易。 1.3  辊压机系统 辊压机终粉磨生料工艺流程图见图3. 相比于球磨机单点接触粉碎的粉磨原理,辊压机与立磨之所以节能,完全是由于采用料磨粉碎的原料,即物料是作为一层或一个料床得到粉碎,料床在高压下导致颗粒集体破碎、断裂。与立磨相比,辊压机的料床压强约为立磨的10倍,因此辊压机总的高压作用小,产生的细粉具有微裂纹,同时细粉颗粒形状均为针状或片状,生料易烧性更好。主要监控参数有:辊压机动/定辊压力、料饼厚度(左右辊缝)、辊压机动/定辊电动机电流、VSK选粉机进口和出口负压、循环风机电流、外循环斗式提升机电流、VSK选粉机入口温度和生料入库斗式提升机电流等。运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辊压机上部小仓重的稳定,入辊压机的物料水分和粒度,当入辊压机的物料细粉含量过高时辊压机会急剧爆振,原材料中含有粘土时要注意其水分含量,塑性过高时易黏附辊面,造成挤压效果下降。 2   3种生料终粉磨系统的综合对比     3种生料终粉磨系统主机设备对比见表1,单位电耗、投资及技术经济分析见表2。 3  结束语     由表1和表2可看出,辊压机方案比中卸烘干磨方案投资高701万元,比立磨方案投资高89万元,但辊压机方案比中卸烘干磨方案系统电耗低11.6KWh/t比立磨方案系统电耗低5.7kwh/t,2500t/d生产线年消耗生料约130万吨,选用辊压机终粉磨生料,比选中卸烘干磨年节电1508元/kwh计,与选用中卸烘干磨相比年节电费用754万元,比选用立磨年节电费用370.5万元。当然具体选择哪种粉磨方案,要根据使用原材料的性质而定。根据我们多年的调试和生产经验,一般原材料易磨性好、水分较大的可考虑选用中卸烘干磨;易磨性差、水分适中的可以考虑选择辊压机终粉磨。
查看详情

鹏飞王家安劳模支部:薪火相传丝绸路 打造建材新旗舰|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示范点

1970-01-01
王家安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07年,工作室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发展核心作用,以劳模党员为先锋,全面落实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关克难、开拓创新任务,主要从事建材、环保、冶金、化工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新技术的运用与产品技术改进工作。工作室先后获得南通市十佳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大型矿山节能设备、新型节能磨机、工业设备关键技术三个创新工作小组传承工匠精神,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不断挖掘产品深度、拓展市场宽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真正让劳模工作室党支部成为促进职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引领公司不断前进的“领头羊”。   聚焦堡垒建设打造一流团队   着力组织建设 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于2018成立年5月, 19名专业技术人员全是党员,王家安任党支部书记。下设三个党小组:分别由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家安领衔大型矿山节能设备创新小组、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银标领衔新型节能磨机创新小组、南通市劳模李晓平领衔工业设备关键技术创新小组。 工作室党支部主动承担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工作室支部成员学深学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   “以双推助双创,双带促双提” 着力开展“推荐劳模优先列入党员培养计划、推荐技术创新人才优先列入劳模培养范围,劳模带新徒、党员带职工”的“双推双带”活动,与“双创双提”相互融合、互为支撑,调动科创人员创新热情,全面提升企业创新动力。鼓励党员职工学技能、当能手、做标兵,在职工中积极组织开展操作比武、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活动,开展技术攻关、“六小”竞赛和征集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职工“六小”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化,让“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企业落地生根。   注重作用发挥 工作室党支部搭建“劳模党员先锋岗”争创平台,发挥好劳模、工匠等先进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生产一线的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优秀农民工纳入到争创活动中来,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劳模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让劳模和党员成为“急难险重冲在前、攻坚克难干在前”的表率,逐步把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培养成为劳模,把劳模培养成党员。 瞄准一带一路 奋力开拓创新 紧盯市场求创新 组织创新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和《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需求,结合水泥机械行业特点,在本公司现有技术力量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确保技术创新的方向不偏离,目标切合实际。此外,工作室通过加强项目合同履约、项目督查和评估工作,根据最真实、最直接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来开展创新项目,从而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水平和效益。   校企合作共创新   王家安书记一直坚持企业要在行业必须坚持技术创新,近年来,工作室党支部注重各类知识业务的学习,聘请多名知名院校教授专家作为专家顾问,通过这些外聘专家的传帮带,为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建立了产业研究院,不断带领技术团队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对攻关同创新   一支优秀的创新队伍既要有专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先后安排3个创新小组专业技术人员到盐城科行集团、中信重工集团交流学习,通过学习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提高业务能力,研究掌握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水泥机械行业技术创新机制及运行模式。   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原则上要求实地考察,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项目合同履约、项目督查和评估工作,根据最真实、最直接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来开展创新项目,从而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水平和效益。   围绕健全机制 确保工作实效   建立务实的培训机制   通过开展“争当技术能手、争当创新标兵”活动等,大力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劳模精神凝聚职工,在职工中营造“学劳模、当工匠、做标兵”的氛围。通过劳模精神的传承,铸就企业发展之魂、职工凝心之魄。通过开展“争当技术能手、争当创新标兵”活动等,大力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劳模精神凝聚职工,在职工中营造“学劳模、当工匠、做标兵”的氛围。通过劳模精神的传承,铸就企业发展之魂、职工凝心之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断带领技术团队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好灵活的激励机制   公司内部出台《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公司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在实践中成功应用,并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下,可申请奖励;在各车间,班组建立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将科技创新与工资技能系数相结合,通过小改革小发明创新,节能降耗,增加个人收,使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将创新与享受集团特殊奖励相结合,通过创新(小改革,金点子)产生经济效益达到规定数额的员工可以入住公司人才公寓,被评为省级以上专业委员会委员的,可以享受公司的特殊津贴。   健全严谨的考核机制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充分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创新阵地,根据“十三五”企业发展规划部署,工作室健立了严谨的考核制度,工作室以三个小组为三个攻关团队,制定了工作室项目攻关进度表,在进度表中明确了项目目标、计划完成时间、项目资金预算,并定期将攻关项目上取得的成果进行公示。在计划完成时间内无法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奖金扣除20%,项目组成员扣除10%,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的考核,鞭策工作室成员开拓创新,确保项目进度稳步推进。   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的创建工作一直遵循“积极的团队精神、充实的科技知识、活跃的管理意识、创新的工作氛围”的原则,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创新、转型、提升”的发展思路,以“质量、效益”为工作中心,积极拓展国际化市场,不断推进产品转型升级,以国际化的视野谋划企业发展,以市场化的手段突破发展瓶颈,策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合作。紧紧围绕“装备中国,服务全球”的发展理念,把鹏飞打造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新产品开发45项,获得荣誉29项。公司以王家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发力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非洲、中东、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先后承建阿尔及利亚、伏尔加、蒙古、龙标等水泥生产线总承包项目20多个,格鲁吉亚、、孟加拉、印尼等国家粉磨站项目18个。成功带动我国建材行业设计、施工、产能、装备、技术全方位“走出去”。公司呈现“总量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查看详情